汽势传媒

这几天关于理想汽车跌下神坛的文章随处可见,有些甚至写了一个很大的标题:理想汽车崩盘了。

我觉得崩盘倒不至于,但理想汽车现在确实身处困境,说面临背水一战也不为过。

最直观的表现是销量萎靡,4月销量同比增长仅0.4%,增幅已经岌岌可危。这种颓势,集中反映到了股市。

港股股价已经连跌一个多月,从2月29日的阶段性高点182.9港元,跌到现在的79港元,跌幅高达57%。

也就是说,理想汽车的市值,一个多月跌掉了2200亿,从3900亿跌到了1677亿。

这是什么概念?现在蔚来港股市值842亿,小鹏市值625亿,理想汽车这50多天,相当于跌掉1个蔚来汽车+2个小鹏汽车的市值。

资本市场会提前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很显然,投资人已经意识到了理想即将面临的状况,可能比预想的还要困难,逃命成为最佳选择。

现在还不是理想汽车在港股的最低点,5月23日,理想汽车再度大跌。

01、投资者“反水”

2023年底,理想汽车风光无限。投资机构都已经知道,理想汽车创造了成立以来最好的业绩,年底利润有可能达到中国车企前三。

这确实是一个惊人的数据,它的盈利能力,可能是划时代的,而且意味着造车新势力的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汽车模式。

我看了很多券商的报告,将理想汽车的未来描绘成了一幅壮丽的图景,有美股里的苹果、特斯拉、英伟达的意思。

有些投资机构的报告,预期理想汽车2024-2025年的营收将达到2092亿和3218 亿

元,销量将达到65万辆和106万辆。

不过,理想汽车自己定的销售目标是2024年就达到80万辆。从媒体的角度看,分析师对理想汽车的判断已经过于乐观,没想到理想自己更乐观。

如果以4月2.58万辆的销量看,理想汽车全年的销量为30-35万辆,如果以一季度的销量8.04万辆的销量看,理想汽车今年的销量大概也是30-35万辆。

这和理想汽车定下的目标,差了不是一点点,而是一个太平洋。当然,这不能说李想是在吹水,没有人会吹这样的水。

最大的可能是李想和团队被去年的泼天富贵迷惑了,把运气偶发的东西,完全当作了自己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飘了。

基于年销80万辆的判断,理想汽车定下了超高的营收目标和盈利目标等一系列指标。当然,这些指标一般人看不到,但投资人看得到。

资本市场欢欣鼓舞,一路将股价拉到了阶段性高点,一直到MEGA上市,市场的反馈和投资人的预期截然相反,有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有人还活在理想构建的梦中。

汽势传媒

所以,隔行如隔山,尽管精明如投资大佬,也未必能看得懂汽车的消费需求。在MEGA上市前,大部分汽车媒体都对它持明确的不看好态度,但机构却一致认为它是跨时代的产品。

这种差异,源于它是长期的对市场的理解,还是被“教主”洗脑。

5月17日,理想汽车被投资者集体诉讼,诉讼称,理想汽车的公开声明都存在重大虚假和误导性,包括理想在推出首款电动汽车车型MEGA时,夸大了市场对车辆的需求和运营策略的有效性。

MEGA在理想汽车的这一轮危机中,扮演了导火索的角色。不过,MEGA只是外部表现,理想汽车危机的根源,在于内部体系和团队认知。

02、理想不再坚定

理想汽车最大的问题,在于对市场误判。

理想汽车对MEGA预期背离现实的程度,令人咋舌。一款完全不太可能上量的产品,在理想对内和对外的传播中,美化成了一款划时代的产品。

按理说,李想其实从事垂直媒体多年,判断力应该不至于如此低。事实上,从MEGA的争议来看,李想本人确实提出过质疑,比如在MEGA还没有曝光前,李想发了一张渲染图,在微博中说,如果理想最终推出类似的产品,他就跳楼。

很显然,MEGA曾经被严重怀疑。

但后来MEGA被神化,很有可能是2022年底到2023年,理想汽车忽然爆发,又惊又喜的李想,极度相信了开发团队的判断,进而对自己的判断没有信心。

理性分析一下,理想汽车去年的爆发,不排除有理想产品定位和品牌独特性选择成功的因素,但最核心的因素,应该是理想自身和市场对增程的认可、大经济环境和消费观念改变的驱动,多种因素偶然凑在一起,产生的化学反应。

完全归功于开发团队对汽车判断的敏锐,肯定是错误的。这是李想犯的第二个错误。

李想一向自称产品经理,也一向颇为自负,在微博上,经常出言不逊,两三句话就要怼人。公司发展顺风顺水的时候更甚,从去年李想的微博日更,甚至一日两三更,言辞中一副过来人的模样,也可以看出,李想真的有些飘了。

汽势传媒

当年的“蔚小理”,从销量和盈利能力上看,确实不能和去年的理想在同一个层级,但和百年车企巨头比,理想不过是一个刚出道的毛头小子。

很明显,李想不会这么想。李想的自负,圈内皆知,后来李想发文承认MEGA失利,很多汽车媒体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李想终于低头了。

理想汽车定下超高的年销目标,以及其他现在看来完全不可能实现的经营指标,背后跟李想的这种性格和心态直接相关。

但投资者诉讼说理想汽车涉嫌证券欺诈,认为李想有意为之,那倒是言过其实,这不过是投资者对自己投资判断失误的过激反应,说到底是赖皮。

不过,因为经营指标过高,李想也不得不采取极端的处理方式,比如裁员18%,达到5600人。短期内,这可以为理想汽车节约21亿的人工成本,但长期看,这伤害了理想汽车的根基。

李想面对MEGA失利的处理方式,我认为已经矫枉过正。比如李想原计划今年推4款纯电产品,除了MEGA,还有M9、M8、M7,但在一季度报发布后,李想计划今年不再发布纯电动SUV产品。

也就是说,理想汽车原本计划的产品大年,变成了没有全新产品推出。李想对外的理由是,目前理想汽车的超充不足,不足以支撑理想汽车的纯电充电。

不过,从本人作为新能源车车主来看,这个理由很牵强。其实新能源车很多时候未必用超充,就算用,也未必用该品牌,公用的就可以用。

李想在一季度财报会议上说,理想车主不想去挤公用快充桩。这种说法,只要是充过电的新能源车主,都会认为是无稽之谈。只要能充电,没有人会在乎到底是谁的充电桩,而且大部分时候公共快充桩并不拥挤。

很显然,李想不想说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李想对产品团队已经不那么信任,怕推出第二、第三款失利纯电产品,导致摊子无法收拾。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这个时候刹车,缓一缓是对的。汽车产品研发成本极高,提高产品成功率,远比盲目上产品,组建所谓的产品矩阵要聪明得多。

特别是市场极度卷、竞争极度激烈,车企在生死边缘挣扎的形势下,连续犯错误极有可能玩倒一家车企。减少犯错,至少保留了子弹,比所谓的发展速度更重要。

尽管李想的战略开始摇摆,不像以前那么坚定,微博也不常发了,也没有那么自负了,但按兵不动,夹着尾巴做人,可能是他此时最好的选择。

文/新锐汽车观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汽势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分享给朋友吧!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

点赞320

发布于 2024-05-23 17:07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上汽MG:迎战欧盟关税挑战 百年品牌彰显格局|汽势封面

上汽MG:迎战欧盟关税挑战 百年品牌彰显格局|汽势封面2019-11-07

经过8个月对华车企的反补贴调查,欧盟宣布将从7月4日起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临时性关税。此条例一出,上汽MG立即发声表态。

3.9万次
2024中国汽车论坛将于7月11-13日盛装登陆上海嘉定|汽车纵横

2024中国汽车论坛将于7月11-13日盛装登陆上海嘉定|汽车纵横2019-11-07

以“引领新变革 共赢新未来”为主题的 “2024中国汽车论坛”即将于7月11-13日在上海嘉定举办

5242次
暖城杯·2024(第二届)中国新能源汽车鄂尔多斯挑战赛战幕将启|汽车纵横

暖城杯·2024(第二届)中国新能源汽车鄂尔多斯挑战赛战幕将启|汽车纵横2019-11-07

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耐力赛将于7月20日拉开战幕,首站将在“中国第一条国际山地赛道”所在地“暖城”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打响;第二站计划于12月在湖南株洲举行。

1.5万次
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第二天 50多位车圈大咖论辩智能化|未来车世界

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第二天 50多位车圈大咖论辩智能化|未来车世界2019-11-07

【未来车世界报道】2024年6月15日,在北京国测国际会议会展中心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进行到第二天。

1.4万次
王凤英离职?何小鹏胡扯!但双方考验真正开始 |百姓评车

王凤英离职?何小鹏胡扯!但双方考验真正开始 |百姓评车2019-11-07

王凤英离职?何小鹏胡扯!但双方考验真正开始

1.5万次
20万级是道坎儿 哪怕是余承东也不敢说进就能进 |百姓评车

20万级是道坎儿 哪怕是余承东也不敢说进就能进 |百姓评车2019-11-07

20万级是道坎儿,哪怕是余承东也不敢说进就能进!

1.5万次
出席蓝皮书论坛的余承东:首次全面阐释华为鸿蒙智行战略及新进展 | 车壹圈

出席蓝皮书论坛的余承东:首次全面阐释华为鸿蒙智行战略及新进展 | 车壹圈2019-11-07

出席蓝皮书论坛的余承东:首次全面阐释华为鸿蒙智行战略及新进展

4.3万次
车圈大佬“针锋相对”,车圈到底要不要继续卷下去?丨蜀锦传媒

车圈大佬“针锋相对”,车圈到底要不要继续卷下去?丨蜀锦传媒2019-11-07

前言:大家好,我是本期蜀锦论坛的主理人——Young,我们来聊聊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各车圈大佬关于“到底要不要继续卷下去”的发言。

524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