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赶紧去看一下,25床叫不醒,好像是昏过去了。」正值早交班前五分钟,护士急急忙忙跑来跟管床医生汇报情况。

管床医生立即前往床边查看病人情况。只见无创呼吸机的面罩被放在一边,并没有戴在患者脸上,而患者也面色潮红,呼之不应。

紧急查血气分析提示,二氧化碳已高达86mmHg,发生了肺性脑病。继续戴上百帕(BiPAP)无创呼吸机后,患者逐渐清醒。

心有余悸的家属仍茫然失措:「怎么人好端端的就昏过去了?」

「这两天你是不是夜里偷偷给他摘掉了面罩,那能不病情加重吗?」夜班护士回复道。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家属大着胆子把决定治疗效果的呼吸机给摘了呢?

多年慢阻肺疾病

急性加重入院

原来,今年年逾古稀的齐先生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五年了。每年到了冬春交替时节,总会咳喘加重。过去很少住院,多数情况下门诊开点药吃吃,也能好转。

但近两年他似乎身体格外差一些,每年住院次数大于两次。由于不规律地使用慢阻肺药物,烟也没能坚持戒掉。一个月前,患者咳嗽、咳痰伴气喘的症状明显加重。

起初,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胸部CT提示双肺炎症,血象及炎症指标明显升高,考虑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治疗。但始终病情反复,于是又辗转前往我院寻求进一步治疗。

入院时,齐先生状况也并不乐观,未吸氧情况下,末梢氧饱和度仅有85%。血气分析提示II型呼吸衰竭,二氧化碳也有轻度潴留。

究竟是予以低流量吸氧减轻二氧化碳潴留,还是适当提高氧浓度保证血氧浓度呢?

对于慢阻肺的患者,由于长期的阻塞性通气障碍、CO2潴留,动脉血PCO2升高、PO2降低。通过增高CO2刺激通气在患者中并无作用。pH值的变化无法也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达到增加通气的效应。

这种情况下,动脉低氧血症则成为刺激通气的主要手段。如果吸入高浓度氧,将使患者无法通过低氧经外周化学感受器来兴奋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抑制,甚至呼吸停止。

因此,应持续低流量(一般不超过35%)吸氧,通过保持一定程度的缺氧状态,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性。

但这仅仅是理论上的说法,落实到临床也得「因地制宜」,不能只关注到二氧化碳潴留的情况,低氧的状况不纠正,也会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因此最终决定:在动态复查血气分析和关注生命征的情况下,予40%的氧浓度先吸氧,待末梢氧饱和度稳定在90%以上,再换百帕无创呼吸机调整为35%以下的低浓度吸氧。

汽势传媒无创呼吸机湿化罐(图源:作者)

正当末梢氧饱和度指标稳定之后,管床医生也推来了百帕无创呼吸机,调整好参数后,交代家属要格外注意湿化罐的水位线,如果水多了就暂停,水少了要及时添加。

家属却有些疑惑:「我们都在这住院,不是都有那么多医生护士,你们来盯着不就行了?我半夜难道不睡觉一直盯着嘛!」

管床医生解释了一通,这类似输液一样,确实要家属盯着,病房病人多,不可能每个人都由医护事无巨细地盯着的。

不曾想,就此埋下了隐患。

「值班医生,你快去看看25床,家属又把呼吸机的面罩给摘了,怎么都说不通。」巡房护士来报。

到值班医生匆匆去看时,家属正准备给病人戴上,责怪道:「你们这机子戴着太不舒服了,能不能换一个?」

大家只当是家属嫌照看麻烦,因此说这话。「他的病情很重,必须要上这呼吸机才行。你难道不想他好转,早点回家吗?」

尽管已经陈述利弊,但趁医护人员不在时,家属还是拗不过患者的请求(觉得佩戴不适),摘掉了面罩。结果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无创呼吸机为何在普通病房较少使用?

需要人机配合度很高

昏迷过去一次后,不论是病人家属还是医护都心有戚戚。还是主任能捕捉到细节,除了再次强调治疗需要配合,也耐心询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病人非要把呼吸机面罩摘掉?

家属带着方言含含糊糊地描述:「这个面罩水汽太大啦,一到了晚上就跟下雨似的,哗啦啦地都滴到他脸上。所以觉得不舒服,根本戴不住。」

戴着口鼻面罩无法说话的病人也点头表示,确有此事。

「还有,这个管子里水好多,我就把温度那个按钮调低了点。之前我陪护的时候也是这样做过。」

主任解释道:「你们看,这就是我们经常忽略的细节了。无创呼吸机为什么在普通病房较少使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需要人机配合度很高。除了呼吸机本身与患者的呼吸配合,还需要家属时时看顾,事事照料,不像在ICU里时刻有护士看顾。所以仔细教会家属如何看护,也是我们作为医生不能省略的步骤。」

实际上由于最近气温骤降,呼吸机管路在加热空气后,经由长长的管道送至面罩时,已经和冰冷的室温产生较大的温差,冷凝水没被及时处理入储水罐中,自然就直入面罩,形成大量冷凝水,造成佩戴不适了。

所以,得提前告诉家属一方面要经常抖动管路,把冷凝水收集入储水罐,及时倒掉;另一方面不能自行调低湿化加热温度,依然要保证湿化温度,以免疗效不佳。

「陪护持久战」需要患者家属配合

当我们走进医院,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病患家属们在病床边守夜,疲惫不堪。陪护,对于许多家属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尽管如此,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很多陪护的家属,可能并不理解陪护的作用,更遑论做好打「陪护持久战」的准备。

医病之前先医「心」。即让患者及家属给予足够的信任与配合。什么能做,什么需要注意,又有哪些不可以做,都是需要医护的充分沟通。

并不能一味责怪他们的无知少闻,医疗知识普及本就任重而道远。每个人的接受度与学习能力不同,在临床中更需要我们更加耐心而细致地教会他们如何看护与照顾。这样才能双管齐下,在与疾病的斗争中获胜。

健康界出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若违规转载,必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昼辞  某省级三甲医院主治医师  

监制 | 章北海汽势传媒 

文/健康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汽势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分享给朋友吧!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

点赞129

发布于 2024-04-09 09:22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新一轮全国医保「飞检」启动  首次开展「回头看」|健康界

新一轮全国医保「飞检」启动 首次开展「回头看」|健康界2019-11-07

飞检也在不断完善,无论是智慧医保的运用,还是相关流程的优化,飞检可以作为反腐的探照灯,照射范围会更广。...

4.7万次
DRG/DIP导致医院亏损?其实应该这么改进.......|健康界

DRG/DIP导致医院亏损?其实应该这么改进.......|健康界2019-11-07

医保支付改革只有静下来倾听一线医务人员的心声,梳理问题、找出对策、优化政策,才能让改革行稳致远。...

5.4万次
降低医院财务压力和降低患者负担能同时做到吗?|健康界

降低医院财务压力和降低患者负担能同时做到吗?|健康界2019-11-07

为进一步推动医院的发展,需加强财务管理,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提升医院收益,真正降低医院的财务风险。...

4.9万次
乔杰院士荣获国际大奖 全球仅三人|健康界

乔杰院士荣获国际大奖 全球仅三人|健康界2019-11-07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乔杰因其在生殖医学、改善女性生殖健康方面的研究和共享科学数据等工作而获奖。...

5.4万次
医院越控越亏?DRG/DIP下控费的「三重死亡螺旋陷阱」▷▷▷|健康界

医院越控越亏?DRG/DIP下控费的「三重死亡螺旋陷阱」▷▷▷|健康界2019-11-07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越来越透明,若有一天医保将各医院的相关指标公开,您所在医院的竞争力到底有几分呢?...

5.6万次
重磅 官方发布手术质量安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附6项监测指标|健康界

重磅 官方发布手术质量安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附6项监测指标|健康界2019-11-07

2024年4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夯实围术期感染防控,保障手术质量安全 」 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下文简称「感术行动实施方案」),该方案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指...

4.7万次
患者自付费用该纳入DRG/DIP管理吗?|健康界

患者自付费用该纳入DRG/DIP管理吗?|健康界2019-11-07

从医疗机构角度、或者从病组角度,谁能够在承认过往的基础、在治愈患者的前提下有更大的盈余,谁就能够在这个体制中脱颖而出、获得奖励。...

3.6万次
​北京协和医院这个科室病房启用「满月」 医护们都经历了什么?|健康界

​北京协和医院这个科室病房启用「满月」 医护们都经历了什么?|健康界2019-11-07

当天,北京协和医院宣布成立罕见病诊疗创新发展研究院,并启用我国首个整建制罕见病专科病房,多位院士、院领导到病房看望首批入住患者。...

4.8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