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势传媒

汽势Auto-First|刘天鸣 发自重庆

在汽车产业加速转型和调整的爆发期,汽车企业竞争环境发生了鲜明的变化。与此同时,汽车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也发生变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突围,成为众车企的首要任务。

汽势传媒

在2021中国汽车重庆论坛的开幕全体会议环节,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广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曾庆洪,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江汽集团副总经理王德龙围绕着汽车产业变革时期的挑战和机遇,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汽势传媒

在朱华荣看来,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推动下,未来的汽车制造业将转型为高新科技产业,未来的汽车产品也不再是一个机械类的传统交通工具,而是智能化的高科技产品。在此基础上,造车新势力、ICT企业等大量的新鲜血液和优秀资源入局,汽车行业正在形成以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和科技创新公司为代表的三大造车格局。

在他看来,科技公司有充足的现金流和最具价值的客户生态,在软件、算法、大数据等领域有着深厚积淀,但是汽车产业的特性(复杂的生产技术,冗长的供应链长度等)也将给这些公司带来挑战。因此,科技公司应该利用自身软件等优势,携手传统车业共同利用好这些资源,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降低风险。

造车新势力抢先切入智能汽车这个赛道,在用户中打造了智能、网联甚至差异化的认知。但在朱华荣眼中,随着进一步的发展以及传统车企的加速转型,造车新势力的互联网特征以及电动车原来的特征已经不再凸显,最为关键的是如果找不到适合的商业盈利模式,发展也会遇到新的瓶颈。因此造车新势力也应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进一步联合传统车企和科技公司以实现多方共赢。

至于传统车企,拥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和成熟的生产体系能力,对于汽车产业也有着深刻的认知。但在新汽车产业格局下,传统车企在高科技和人才结构上并不占据优势,因此更加需要切准时代的“脉搏”,进行革命性的转型。

“三大造车格局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亟待补充的短板,任何一方想要通吃,都将面临巨大的风险。为了创造汽车产业更加美好的未来,唯有取长补短、融合发展。”朱华荣总结道。

汽势传媒

而对于智能汽车的核心竞争力,曾庆洪认为:“智能汽车的发展需要先稳住两大前提。一是上游消费者的拉动,目前这一需求已经非常旺盛,95%的中国消费者都有意愿尝试智能驾驶功能。二是下游的技术支撑,目前智能化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根据智能驾驶分级与交通参与者证明,智能驾驶领域正在形成三条主要赛道:辅助驾驶、高级智能驾驶、无人驾驶。”

目前来看,辅助驾驶赛道最为成熟,2018年便开始在国内大幅量产,2020年搭载率达到15%,2021年预计将超过30%,2023年-2025年将成为主流乘用车的标配。高级智能驾驶赛道则刚刚起步,将有望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技术热点,同时也是车企弯道超车、科技转型和未来生存的关键,需要主机厂充分整合人工智能、大算力、控制器、高精度地图、云、大数据等技术。相比之下,无人驾驶更强调强大后台和服务平台支撑下的多车协调,高速运营和技术上的全方位比拼将是企业角逐的关键。

同时,曾庆洪也针对眼下行业普遍关注的芯片短缺状况提出了建议。在他看来,芯片是智能驾驶核心零部件,作为未来比手机更重要的大型移动智能终端,汽车芯片卡脖子问题将比手机更严峻。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对国产芯片企业自主创新的鼓励和支持,着力推动建立国内车规级芯片的标准体系和认准测试体系。

汽势传媒

在祖似杰看来,科技是行业变革的主要驱动力。而科技的根本在人,只有准确洞察用户需求的变化、把握市场发展的脉搏,才能与行业变革同频共振。

围绕如何满足用户需求,祖似杰提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以用户场景为主导,加快新产品落地。与传统汽车相比,下一代汽车将是围绕用户场景体验所打造的新物种。在产品形态上,下一代汽车将融汇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项新技术,变身移动的智能终端,并且具备云、网、端一体化的自我学习能力。在商业模式上,车企可以通过硬件预装、软件迭代、订阅式服务等方式,提升用户体验,提高服务消费占比。

其次,聚焦软件定义汽车,提升下一代汽车的关键能力。在新一代汽车结构下,整车厂、用户等关系正在重构。主机厂应通过增强与用户的连接,让用户来主导产品和商业模式的进化,从而使下一代汽车拥有无限可能。

第三,探索数据驱动,构建数字生态。祖似杰认为,软件平台和电子架构决定未来汽车的灵魂,而数据决定用户体验。为此,车企需要在软件自主可控、算法自主开发的基础上,从数据接入、标准、系统仿真等入手,建设整车数据工厂,对下一代汽车的安全负责。

汽势传媒

在这场汽车产业的变革中,王德龙认为,要抓住五方面变革,相信中国汽车品牌一定能够抓住发展机会、顺利走出去。

第一,全面强化用户思维。从研、产、销各环节深入开展“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实践,完善“以用户为中心”的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用户思维的长效机制,以理念变革推动战略落地。

第二,持续深化技术创新。坚持精准研发,突出智能、安全、环保、舒适的技术要点,重点打造节能、智能网联、造型、平台架构四个技术平台,实现汽车软件的快速迭代和车辆功能的常用常新。

第三,全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在数字供应链、智能敏捷制造、工业互联网建设、研发物流和营销等多环节联合推动,打通全价值链的数字化流程,以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

第四,坚持开放合作。传统车企需要继续深化企业间的战略合作,积极探索在新能源、智能网联领域与外部资源的合作,大力推进跨界合作,探寻全新的商业模式。

第五,坚决推进机制变革。持续推动企业管控模式的优化和制度改革,保持各级组织高效率运作,最大程度激发团队活力,全力打造全产业链、价值链的综合服务平台。

快分享给朋友吧!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

点赞1472

发布于 2021-06-13 12:07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